10月19日,“侨批、华侨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讨会在厦大经济楼举办。本次研讨会是厦大经济学科以不同方式弘扬嘉庚精神,致敬嘉庚先生的体现,今年7月,厦大经济学科主办的学术期刊《中国经济问题》曾推出陈嘉庚先生特稿专栏,向校主嘉庚致敬。
会议由新浦京8883官方网站、王亚南新浦京8883官方网站、邹至庄经济研究院和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共同主办,新浦京8883官方网站经济学系与“中国侨汇档案整理与研究课题组”承办,得到了华侨银行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此次与会嘉宾中既有研究华侨华人的专家学者,也有档案、文博领域的专业人士,还有公益性私人侨批展馆代表,是侨批研究领域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当天上午,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泰国格乐大学、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财大、华侨大学、金门大学、闽南师范大学、福建省档案馆、厦门市博物馆和漳州南风侨批馆等各兄弟高校和单位40余名学者、师生参会。
侨批是海外华侨寄给国内侨眷的书信与汇款的合称,又称“银信”。侨批广泛分布在广东潮汕、江门、梅州和海南,以及福建厦泉漳等地侨乡,是华侨华人历史、中外友好交流的重要记录和见证,饱含着华侨华人念祖爱乡、拼搏进取、诚信守诺的精神。2013年,“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批准收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是海外华侨寄给国内侨眷的书信与汇款的合称,又称“银信”。侨批广泛分布在广东潮汕、江门、梅州和海南,以及福建厦泉漳等地侨乡,是华侨华人历史、中外友好交流的重要记录和见证,饱含着华侨华人念祖爱乡、拼搏进取、诚信守诺的精神。2013年,“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批准收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记忆遗产。
上午,开幕式由新浦京8883官方网站经济学系副主任李嘉楠副教授主持,新浦京8883官方网站邹至庄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余安旖,福建省档案馆副馆长马俊凡,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张秀明分别致辞。
余安旖介绍了新浦京8883官方网站与厦大经济学科的发展,她谈到,新浦京8883官方网站由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创办,因侨而立、由侨而兴,以“嘉庚精神”为代表的广大华侨华人的爱国基因,深深流淌在厦大人的血液里,研讨会的召开是向华侨致敬,向陈嘉庚先生致敬!
马俊凡介绍到,福建省拥有丰富的涉侨档案资源,她重点介绍了对侨批等涉侨档案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及积极推动侨批档案的活化利用的措施,全方位展示华侨精神、华侨华人,以及侨乡面貌。
张秀明介绍了海外侨胞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独特作用和重要贡献,重点介绍了侨汇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重要性。侨批彰显着华侨精神、蕴含着中华文化,海内外同胞们也将共同努力,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会议邀请了多位知名学者进行主旨演讲,随后设立四个分会场进行论文报告、点评。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员滨下武志,北京大学新浦京8883官方网站经济史学系系主任周建波教授,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魏明孔,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研究员张秀明,新浦京8883官方网站历史系、嘉庚学院原副院长戴一峰教授先后演讲。
研讨会为期一天,“中国侨汇档案整理与研究课题组”主持人焦建华教授最后总结发言,他谈到,本次研讨会聚焦于侨批文化的历史价值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努力推动侨批研究的更深入与拓展,旨在探讨华侨精神如何为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和文化支持。
(文丨新浦京8883官方网站 潘小佳 袁若珩)
演讲详情:
滨下武志:侨批金融市场与东南亚-华南贸易网络(1870-1940)
滨下武志教授从侨批的时代背景、研究历史、跨学科性质、华侨金融市场、学科构想和研究展望等六个角度展开,为我们全面勾勒了侨批研究的广阔图景。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东南亚华侨移民潮,侨批数量激增,成为东南亚与华南贸易网络中的关键环节。侨批通过水客、邮局、批信局等多个环节,最终到达收款人手中,同时带动了商品、投资等经济活动。在侨批寄递过程中,侨批局与邮政、海关、银行等机构的互动,逐步推动了侨批网络的制度化进程。
滨下武志指出,侨批不仅涉及个人和家庭的情感传递,更在经济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侨批推动下,形成了广东、福建等地区的跨区域网络,不仅促进了该地区的资金流动,还带动了商品贸易、投资活动与衍生金融的发展,华南—东南亚金融市场逐步形成,侨批金融市场与东南亚—华南贸易网络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该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紧密联系。侨批这些经验为当今金融市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
侨批资料非常重要,侨批档案先后被纳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世界记忆遗产目录》,是研究东南亚与华南的贸易网络、区域经济和国际金融史等的重要资料,以后研究要好好利用,必将产生很多新的研究成果。
周建波:近代山东华侨华人在海参崴的发展
“从山东走出去,便是海参崴。”除了大家熟知的“下南洋”,“闯关东”也是国际移民的路径之一。周建波教授生动阐述了海参崴从港口成长为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历程。
1904年,西伯利亚大铁路开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日俄战争的爆发带来了熊熊战火。在社会巨变中,海参崴逐渐发展成具有国际意义的大港口,这为远东地区的开发铺设了充满希望的崭新道路,大量的工作机会和资源刺激了山东的移民潮,而山东籍华工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较低的物质需求和高度的纪律性让他们在劳动力中脱颖而出,使得海参崴的制造业中,“十有八九”都是华工。
山东籍华工的到来不但补充了当地的劳动力缺口,也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在此过程中涌现了一批华商佼佼者,他们为开辟中国出口市场、外汇积累、工业化建设和企业管理观念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华商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俄国的政策限制,两国的文化冲突和动荡的国内外关系带来了重重阻碍,支撑华商们不断拼搏的是对家乡的热爱和不屈不挠、吃苦耐劳的华侨精神。山东籍华侨华人为近代中国革命与民族独立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奋斗精神和文化遗产至今还影响着我们,并在中俄关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魏明孔:刍议华侨华人研究与中国经济史话语体系之构建
魏明孔教授对华侨华人研究进行了定位与梳理,为我们揭示了该研究的丰富历程与独特价值。首先,他追溯了华侨华人研究的发展脉络,从被称为“华侨华人研究首创之作”的《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到华侨华人研究泰斗李长傅所著的《中国殖民史》,魏教授详细梳理了华侨华人研究课题中的学者、著作及其他关联材料。20世纪30年代,华侨研究迎来了高峰期,涌现出众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达到了鼎盛状态。然而,新中国成立后,这一领域的研究却逐渐式微。直至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华侨研究再次掀起热潮。
他指出,华侨华人研究在中国并非独立学科,这与他们的历史地位不相适应。近年来,虽有学者提出“中国华侨华人学”概念,并尝试将其纳入区域国别学科,但学科定位与独特性仍待清晰与明确。
他强调华侨华人研究与构建有话语权的中国研究体系之间的紧密联系。在与来宾的交流中,他高度肯定了数据库构建这一构想的重要性,认为这有助于深化对华侨华人研究。同时,他也指出经济史是历史学和经济学的交融领域,两者应相互关注、相互促进。
张秀明:新世纪以来海外华商网络的拓展与互联
进入新世纪,海外华商网络呈现多维度、多层次拓展。以东南亚为中心,华商网络内部运行机制不断延伸,互连平台与媒介多元化,连接频度与强度增强。同时,华商网络与中国侨务资源网络紧密联系,成为中国经济对外交流的重要力量,并受所在地政府重视。
世界华商大会作为华商网络的重要平台,自1991年首届举办以来,已在全球多地成功举办多届,为华商提供广泛联系网络,加强沟通合作。此外,中国侨务机构构建的平台与网络,如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世界华侨华人工商大会等,也促进了华商间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其他华商网络与平台,如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世界闽商大会等,以祖籍地或地缘为纽带,进一步扩张华商网络,逐步覆盖到非侨乡区域。这些平台不仅弘扬了华商精神,还促进了对外开放和地方经济发展。
新世纪以来,海外华商网络展现出世界性与地方性、全球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趋势。网络规模逐渐扩大,影响日益增强,参与主体也更加多元。华商网络与中国及祖籍地的联系空前紧密,为地方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助力。同时,华商网络逐渐制度化,形成较强品牌效应和辐射力,实际收效和吸引力越来越大,形成规模效应。
戴一峰:史料、史观、史实与议题:侨批研究漫议
戴一峰教授首先对侨批进行界定:它是一种特定的历史形态。侨批是海外华人与国内亲人联系的一种方式,采取寄信、汇款及回信一体化的寄汇方式,形成完整闭环。侨批包括海外华人来信、汇款凭据和收受者回信,通常经由民间渠道如水客、侨批局等进行传递。侨批文献的构成,大致包括本体文献、侨批经营与管理文书,以及扩展文献,如侨批业从业人员的回忆录、口述资料、老照片等。
侨批研究包括侨批的文本研究,解读其作为文本的形态特点、信函内容及功能性;侨批业研究则深入探讨了侨批业经营者的起源、构成和演化,侨批局的组织结构、运行管理模式及其特征等。戴一峰教授强调,侨批中的侨汇并不等同于所有侨汇,厘清这一概念在构建自主话语权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在研究前景上,构建侨批文献数据库、进行中外关系史视野下的比较研究等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侨批研究对中国史学理论的自主建设有着重要贡献,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外国学者对侨批的翻译,由原本的“Emigrant Letters and Remittances”(移民的汇款和书信),到后来直接用“Qiaopi”表示,这一转变就直接体现了中国话语权和学术地位的提升。中国史学理论的自主建设道阻且艰、道阻且长,我们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通过历史的积淀代代相传,不断推动学科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新浦京8883官方网站 潘小佳)